高考不再是独木桥 美国高考也是一条出路
高考在人的教育历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决定了考生们是否能够从初等教育不间断的过渡到高等教育。但是,我们每年都可以看到,有些考生因为成绩不理想而与梦中名校擦肩而过,甚至有些考生就此无缘高等教育。显然,如果我们的求学目标是国内院校,那高考的确是独木桥。但是如果我们把升学目标放宽到全世界,就会发现高考就不再是独木桥,而只是一个选项。
的确对于今天的莘莘学子来说,得益于高等教育的全球化,他们有很多选项可选,这些选项殊途同归,都可以让自己成才。相对于中国的高中毕业生人数而言,由于中国的优秀高等院校资源太贫乏,每年都有大量的高中毕业生都不能通过高考进入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大学。如何在高考之外,找寻一条通往高等教育的路?
如何在高考失利的情况下,再次开启成功的新篇章? 如何再获取一次机会,去找回自信,创造未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了高中毕业后出国留学,甚至很多那些通过了高考的学生也是如此。到海外优质的高等教育学府去重新打造自己的人生梦想。
形成这一趋势的原因有一下两个方面: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家庭经济收入提高,不少工薪阶层也有能力承担海外留学的费用,有的家庭甚至选择放弃高考,从高一开始直接准备留学,有的家庭则把两种可能性都提前给了孩子,高二就进行留学申请,在高考之前就拿到了海外院校的录取通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自然选择放弃高考直接前往国外优秀大学,即便是参加高考,也普遍心态放松,反而更容易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第二、众所周知,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为代表的西方高等教育是世界上质量最高的高等教育体系,有着众多的世界名校及最广泛的专业设置,并且在受理中国学生的申请时,大多不以中国学生的高考成绩参照,更看重学生的平时成绩和综合素质。
首先,比较一下中国与四个主流留学目标国家的高等教育资源差异:
相对于人口数量而言,中国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非常贫乏,而西方发达国家优质教育资源相对过剩,美、英、加、澳的高等院校数量远远超出当地的需求,于是成为产业化的国际教育产品和服务,有偿地对全世界的学生开放,成为“为世界培养人才的教师”。海外院校每年都来中国参加各种形式的国际教育推广活动,致力于让更多的中国学生融入到全球的高等教育中去。
众多的留学目的国家中,很多家庭对美国留学情有独钟,美国拥有全世界最丰富的教育资源—大学数量最多;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教育设施;拥有数量惊人的奖学金;拥有最完善,灵活的教育体制;
美国对本科教育的定义,与中国大相径庭:本科教育的本质不应该仅仅是灌输知识、训练技能,本科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学会思考,诱导其思维,培育其心智,帮助学生探寻真理,求索未知,产生智慧;本科教育给予学生的不应该是让他们能够“做什么”,而是“成为什么”。学生在大学里,其知识、心理、感情、人文等各个方面都应该得到全面成长;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喜欢新奇,要求自我,勇于提问,渴望自由,崇尚学术,关怀人类,思想开放,不求名誉,知识广博;大学应该是塑造人格特性的地方。
美国本科教育的特点,使学生有极大的自我发现,自我定制并调整培养计划的空间。美国的本科提倡通才教育,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几乎所有具有高中文凭的人都能找到适合的地方学习;美国本科的前两年学习核心课程,涵盖:文学、艺术、历史、哲学、人文、社会、数学、科学等领域,在大三时选择专业,此时学生更加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了解各个学科的内涵;美国的本科课程以研究性学习为培养模式;采取讲授、讨论、个案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重视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有计划出国留学的同学如何在高中阶段规划自己的留学时间表?高考之后高中毕业生如何规划自己的留学?
第一、有经济能力的家庭,最好在高一就把高考和留学并列作为给孩子的升学选项,在高一、高二就鼓励孩子准备标准化考试(IBT、SAT、雅思[微博])如果在高二就能获得3.0以上的GPA,并考出合格的IBT、SAT1、SAT2成绩,可以在高三上学期(年底)申请美国排名1-30的顶尖高等院校。
注意:美国名校顶尖的高等院校在招收本科学生时,有着“千奇百怪,彼此各异”的独特要求要求:
以美国顶尖名校麻省理工学院(MIT)为例,2014年申请本科的最新要求如下:国际生总数为4363,被录取的学生为115,录取率不到3%。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所以如果选择申请美国顶尖高等院校的学生,越早开始准备成功几率越高。
对于想申请美国顶尖名校的学生,一定要规避一个最大的误区: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仅仅放在各种英语标准化考试上。因为标准化考试成绩只是美国名校申请的“入场券”,通过文书展示的各种能力才是最终PK的关键。正如MIT学校官网中所说:你们不要太过于关注分数,分数固然重要要,但我们录取的是学生而不是分数。(Youshouldn't stress out too much about your scores, because we admitpeople, not numbers. Seriously, that said, testsare certainly important, and you should prepare for them as bestyou can. 可见,学生的文书在申请审核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由于MIT本科申请不使用CommonApplication(通用申请)系统,所以对于文书(简历,推荐信和个人陈述)的要求会很有特殊性,例如:MIT对2014年申请的学生做了这样的要求:我们希望在网申的空间里听到你诚实、开放的心声:你是谁?驱使你的是什么?什么对你最重要?什么使你不懈地努力?(你们不要太过于关注分数,分数固然重要要,但我们录取的是学生而不是分数)。对于有内涵的学生,这些要求明确、详实,而且为每一位申请人打开了无限的展示自己的空间。然而,缺乏定向积累和规划的学生,却很可能迷失在这些开放性的问题中。
除此之外,MIT非常看重面试,强烈建议申请者主动联系学校,确定面试时间,而不是传统意义上学校给到部分学生面试申请。根据学校对2014年全部申请者的统计结果来看,10.8%的面试学生被录取,只有1%的未参加面试的学生被录取。
最后,关注美国高等院校申请的学生应该都指导,高端申请会涉及到EA(Early Action)和(Regular Action)。但是MIT却规定国际生不可以申请EA(Early Action),只可以申请RA(RegularAction)。
记住,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美国顶尖高校的招生要求每一年都可能变化,所以及时掌握和精准解读学校的招生要求和流程对于申请者至关重要。
第二、如果孩子能在高二获得3.0以上的GPA,并考出合格的IBT、SAT1成绩,可以在高三上学期(年底)申请美国排名31-50的顶尖高等院校。但如果没有SAT成绩,只有合格的IBT成绩,则可以申请美国排名50以后的高等院校。
第三、在高考前没有准备标准化考试的学生,可以在高考后尽快复习,参加考试,IBT成绩达到80分以上,通常可以申请美国大学第二年春季入学的本科课程(不是所有的大学都有春季开学的课程)。
注意:由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留学输出国,本科生出国留学又是其中最大的一个群体,而美国名校每年对于招收不同国家的学生数量和比例,是有限制的。因此,每年和中国学生争夺录取席位的,不是美国本土的申请人,而是大量优秀的中国申请人。
美国名校每年在网申开放后,招生办公室对于新申请的审核原则通常是先到先审。在申请时注意抢占先机,提前做好标准化考试、查校选校和文书策划,在网申开放后尽快提交申请,才能有效提高申请的录取率。 越是临近招生截止时间,名额越少,竞争越激烈。
关于IBT成绩,美国越来越多的学校不仅有总分的要求(总分不低于80分),而且有小分的要求,尤其是对口语和写作,通常要求所有小分都能过20分。只有总分和小分要求都合格的IBT成绩才是合格的成绩。
每年都会有些看似踩着分数线进名校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都通过文书展示了自己的“软实力“。不同的美国学校的不同课程,对于文书的内容和形式通常有非常具体而特殊的要求。这也是美国高校和中国高校录取标准的核心区别。标准化考试成绩和平时的成绩单只是敲门砖。所有的学校都重视考察学生的整体能力,而并不仅仅是以分来录取学生。不少申请人往往花费绝大多数的时间去准备标准化考试,不下功夫去详细调研美国大学课程设置和入学要求,挖掘和展示自己最闪亮的特质,忽略了文书的策划和打磨。仓促准备一套文书,套用在所有不同的学校申请中,很可能和自己的理想院校失之交臂。
第四、如果英语标准化考试成绩没有达到80分,可以选择带有桥梁课程的本科课程,最好选择设有自己语言中心的桥梁(Pathway)课程,以保证较高的社区学率。也可以选择开设“双录取”课程的美国大学,但是要注意考量该大学的语言课程到本科课程的衔接方式及其升学率。桥梁课和双录取通常每年都有几次开学,滚动招生,申请机会比较多。
第五、英语成绩没有达到美国大学直接录取要求的同学,也可以考虑先申请美国的社区大学,2年后进入本科大三继续完成本科课程。申请美国的社区大学,最好选择加州的社区大学,因为加州有一条特殊的教育法规:所有加州的公立大学都必须优先录取本州社区大学的学生,然后是外州的学生,最后才是外国学生。因此,只要社区大学毕业生前2年的GPA能够保持在3.0以上,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入读加州的公立大学三年级。
每日提分任务
专业提分资料
全程督学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