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通知书VS拒信 被拒后该怎么办?

小站整理2014-05-07 16:22:39

3060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摘要:又到了一年一度收取美国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了,这个时候,不免总归有人欢喜有人忧,欢喜的心情是一样的,但不同的忧愁有各自不同的地方,就连通知书的拒信都各有千秋。下面就来看看每个学校各有特色的拒信。

最铁面的回信

“申请我们学校的人很多,每个人都不错,可你没有排在前面。学校只能选择那些适合的学生录取。”

——贝茨学院

读后感:

贝茨学院的拒绝信在网上被晒时,经常会招来学生们的一片怒吼。加州一个17岁的高中生迈克说:“看了这封拒绝信后,让人觉得自己没有被录取的原因,是自己太笨太糟糕。这就像是给心头压上了一块冰。”

最冷酷的回信

“你没被录取。不要打电话来询问。所有的决定都是最终决定,不可能更改。”

——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今年的录取率只有7.6%,该大学录取办公室主任理查德·邵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杜绝申请人对学校决定的怀疑或起诉。

理查德说:“我们可不想官司缠身。而且就这样,还是会有人回头来找,去年有近200人试图寻求用法律解决,声称要告我们,真是麻烦透顶。”

读后感:

一个非常想进入斯坦佛大学的女生接到回信后,痛哭了好几个小时,她的母亲也陪着她一起哭。考生家长说,这样的写法很容易被理解成:“我们不想再听到你的任何消息了,你不行,不用费那个劲了。”

最乌龙的回信

“因为我们的电脑故障……所以你还是没被录取。”

——加州大学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竟然向落选学生发了两次拒绝信。第一次是正常的拒绝信,可是该校在向被录取的新生发祝贺信时,一共发出了47000份,其中错误地包括了29000个未被录取的学生。结果校方只好再次更正。

读后感:

考生抱怨说:“让我们白高兴一场。但他们发拒绝信的时候,何以见得就不是电脑故障啊?”

最晕人的回信

一个厚厚的像装着录取信的信封里,却有一封拒绝信在最上层。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读后感:

一个叫安的女孩收到这个厚厚的信封时,以为自己被录取了。可是打开一看,却有一封拒绝信在最上面。她数分钟内先是大喜过望,然后是冷水浇头,当即难以承受,晕倒在地。

最泄气的回信

“我们很遗憾地通知你,你的家族在我校就读的传统到你这里难以为继。因为你不够入学的资格。”

——波士顿大学

读后感:

家长也有“罩不住”的时候。麻州17岁的罗伯·富拉何笛的爸爸年轻时就曾在波士顿大学念化学系,但今年的罗伯·富拉何笛没有上成该大学不算,学校给他的以上几句话更让他感觉无地自容,郁闷了很久。

最温暖的回信

“我们从过去的经验中得出的结论是:学生进入哪所大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未来4年中的成长。”

——哈佛大学

读后感:

18岁的伊福琳·安娜·克露顿说:“我被哈佛拒收了,却没有感到苦涩。信中谦和甚至带着抱歉的口吻,不仅没有刺激我,反而让我觉得敢于向哈佛提出申请,本身就是非常值得自豪的一件事。”

最有人情味的回信

“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找到你所喜欢的学校,在那里你会学习得很快乐,而该所学校会因为你的加盟而受益无穷。”

——杜克大学

读后感:

杜克大学赢得了学生和家长们充满感激的赞扬。加利福尼亚州的丹尼尔·贝莱斯福特是收到杜克大学这样一封拒绝信的18000个学生之一。丹尼尔寄出了17份申请,收到了14封拒绝信。他说:“读了杜克大学的拒绝信后,我认为我是一个很不错的申请者,而不仅仅是一个未被录取的学生。”

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contactus#zhan.com,我们将及时处理。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解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