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该不该让子女接受单性别教育 了解男校女校的差异

小站整理2017-08-02 17:54:12

5800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摘要:在西方的教育体制中,中学教育分为男校、女校和混合性学校,男女分校教学是私人学校及教会学校的传统。在私立中学里,单性别学校占有不小的比重,它们历史悠久,教学严谨,是培养社会精英的摇篮,受到众多追求高质量教育人士的青睐。

单性别学校(男校、女校)和混合性学校到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国外的精英家庭更愿意把子女送入单性别学校就读?

教学方式不同

因为存在性别的差异,男生和女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先天不同,后天发育进度也不同,男生普遍比女生晚熟。因此单一性别学校主张“因性施教”,认为根据性别差异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会更为合理而有效。

例如男生小时候比较活泼好动,那么老师在教学上会更为严格一些,偏重实践教学,而非传统的课堂教学;女生小时候则比较安静、敏感,老师在教学上会更多地采用引导的方式,以培养女性的自觉和自信。

课程设置不同

在课程设置方面,男校会开设一些更加侧重于培养男生领袖性格和绅士气度的课程,以更多的户外活动来提升男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选修课程会根据男生的心理、生理特征来设置,在课外活动上会开设男生比较喜欢的项目,比如攀岩、探险、马术、皮划艇、橄榄球等等。

女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淑女气质,会特别开设一些性格塑造的课程,如礼仪、女性修养等等。此外也非常注重对女生的艺术培养,艺术类课程更加丰富,如开设绘画、陶艺、戏剧、各类乐器等的课程。当然,在体育运动方面,也有非常多的课程如体操、网球、田径等等可供选择。

混校则提倡教学多元化,主要课程男女生都适用,基本以文化课程为核心,并开设各类如绘画、音乐、体育等多元化的课程供学生选修,以培养学生德智体多方面的发展。混校强调学生可以从异性中学到有别于自身的优良品质,更好地完善学生的人格。

到底是单性别学校好还是混合性学校好?

如果从学术成绩看,单性别学校取胜,单性别学校往往在考试成绩上有出色的表现。以澳洲中学为例,澳大利亚的一个教育研究机构ACER曾经做过一个面向27万学术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单一性别学校的男生和女生要比在混校学习的同性学生成绩要高出15%-20%。

这和“因性施教”有关,男女不同的思维模式和不同的性格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此外,也许和学生压力也有关。

当然,也有家长认为,在没有异性的学习环境里,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可以不受感情等因素的干扰,学习能够更加专心,成绩自然也会有所提高。

混校的优势在于,混校能够让学生更早的与现实生活接轨,毕竟在现实生活中、在以后的大学和工作中,都是男女共同生活的社会。至于学术成绩,混校的老师认为那是单性别学校本身的入学标准就高,收的都是学霸。

有些家长会担心单性别学校会影响学生的性取向,这种担忧是多虑的。首先,学校里教职工性别并不单一,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仍能接触异性;其次男校和女校的学生们经常会一起举行联谊派对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开阔自己的社交圈。

总的来说,无论是单性别学校还是混校,背后都有非常多的理论依据在支撑,各有自己优势,实际上两种学校也都培养了许多成功人士。说到底,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学校时,更多的应该考虑孩子的性格因素,而不是根据家族习惯或者固定思维来判断。

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不要只考虑学校的性别和排名,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园环境、师资、课程、设施、文化、周边社区等等很多方面都需要进行综合考虑。

总之,还是那句老话,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随着国内留学低龄化趋势的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在孩子的初中阶段就把孩子送出国留学,享受国外私立中学的精英教育。除了英美两国外,澳洲也日渐成为低龄留学的主流国家。

澳大利亚圣凯瑟琳中学

圣凯瑟琳学校是澳洲最顶尖的私立中学之一,是澳洲历史最悠久的私立女校。由于是私立贵族学校,在此就读的学生,其家庭背景和经济实力都十分雄厚。学校学生的学术成绩非常优异,在整个维多利亚州中学排名中名列前茅。此外,学校还非常注重学生的个人品行和个人修养的培养。

除了强调学生的学术成绩外,圣凯瑟琳学校也非常注重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如在音乐、体育、艺术、戏剧等方面的特长培养。无论是在运动如划船、或在辩论和音乐比赛中,圣凯瑟琳学校的学生总是比其他学校的学生更胜一筹。

学校开设了许多课程,如音乐编曲、乐器演奏、服装设计、家政课等,旨在培养一批又一批多才又多艺的现代淑女。

圣凯瑟琳学校提供从学前班到12年级的女子教育,位于中心地段,澳大利亚墨尔本Toorak区,目前有大约700名学生。学校严格控制国际学生的比例,目前国际学生约为45人。虽然国际生比例少,但是待遇却非常好,学校为国际生专门安排了精美舒适的校内宿舍,以严格保障其安全。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小站进行修改或删除。)

分享更多优质内容

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contactus#zhan.com,我们将及时处理。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解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