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STEM专业成女性禁区?揭秘女生太少N个原因

小站整理2016-11-25 17:17:31

4690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摘要:对于女生更适合学习文科,工科专业更加适合男生。这样的说法不仅仅存在于中国,就连美国也有这样潜移默化的想法。最明显的便是STEM专业和领域的阳盛阴衰现象。这真的和性别存在一定关系吗?

希拉里读STEM获绿卡的承诺你还记得吗?现在终于无法兑现了;更加恐怖的是,新总统川普是一个誓在移民以及留学政策大做文章的领导人。学习STEM就可以获得美国绿卡已经成了痴人说梦,现在就算是正常的留学申请相关政策亦可能收紧。

华盛顿大学一项新的研究通过比较不同的STEM领域的性别差异,最早地着手于这个问题。该项研究发表于8月12日的《心理学报》上,文章指出,有三种主要因素导致了这种差异—而其中影响最大的,研究者总结道,是“男权文化”使得女性感到被这些领域排除在外。

“有一种普遍的认知认为女性不属于STEM,但是人们习惯于将STEM中的所有领域混为一谈”,首席作者,华盛顿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 Sapna Cheryan说,“这是第一次真正去尝试探讨,为什么一些STEM领域和另一些相比,女性的比例更少”

在美国,有37%的STEM本科学位是由女性所取得的,但是她们所占比例因具体学科而有巨大差异。比如说,数学学位有40%以上都是由女性所获得的,而计算机科学学位只有18%被授予女性。

这项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六大科技领域,它们有着最多的本科学位:生物,化学,数学中的女性比例最高,而计算机科学,工程和物理则有着较大的性别差异。

这项研究分析了1200多篇关于女性在STEM中比例不多的论文,从这些文章中研究者们确立了十种影响学生对于STEM的兴趣和参与度,从而造成性别差异的因素。然后他们在这十个因素中选出最能解释这六个STEM领域的性别分布的三个因素——缺少大学预科经历,能力有性别差异的信念和打击女性参与度的男权文化。

该论文确立了男权文化的三个主要方面:和女性自我感知相矛盾的关于该领域的刻板印象,关于女性能力的负面印象和榜样的缺乏。研究者写到,这些因素释放出女性不属于这里的信号,从而降低了女性对这些领域的兴趣。

该论文发现,预科经历的缺乏也是一个因素。研究者指出,在那些提供了较好的数学和科学教育高中,对STEM的兴趣有着较小的性别差异。但是和生物、数学、化学相比,高中很少会提供,也不会被要求提供很多关于计算机、工程和物理相关的课程,从而学生就会缺乏这些领域的信息,也不知道到底哪些人适合学这些。

“学生们所做的教育决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她们对这个领域的感觉,”Cheryan说,“这样一来,如果事先没有一些经验来告诉她们这个领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就很容易根据刻板印象来看待这个领域,并形成谁更擅长的认识。”

研究者写到,缺乏经历本身并不是导致STEM中女性少的原因。研究者强调,女性也会被一些在大学课程前不会涉及的领域所吸引,比如护理和社会工作。但是预科经历的缺乏和男权文化的结合,一些性别的比例就会偏向于男性。Cheryan说,即使有在STEM相关领域的预科学习的机会,也只有在传达了女孩在这些领域和男孩一样优秀时,才能吸引女性。

“如果我们没有给学生营造一种欢迎她们的文化,在预科上的努力并不会见得成效。”她说。

关于个人能力的信念是之前的研究中用来解释现存的性别差异的常见话题,但是Cheryan说,不一致发现使其变成了一个较弱的因素。她说,举例来说,在数学领域,相比男孩,女孩往往不那么自信,但是数学领域却是性别平衡的。

类似的,Cheryan说,在就业和其他机会上的性别歧视也不能解释现存的差异模式。研究者们企图在那些有较多女性的领域发现歧视相对较少,但是却发现在这六个领域歧视的差异都很小。

Cheryan说,研究者一开始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女性的选择上,但是很快地发现要解释女性比例少也需要关注男人的选择。例如,获得计算机科学学位的女性比例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减少得很快,更多要归因于更多的男人选择了这个领域而不是女性的参与度降低了。文化史学家将这种转变归因于个人电脑的出现和与之伴随的男性计算机怪才的刻板印象。

“当我们深挖数据的时候,我们会意识到如果我们光是关注女性,我们不能得到全部,”Cheryan说。“男性怎么做对于失调的比例的形成,和女性怎么做同样重要。”

研究者总结道STEM领域中,更包容的文化可能是最有效的提高女性参与度的方法。Cheryan说,通过发展“亚文化”来让女孩们找到归属感可以实现这样的改变,无论是改变教室里的装饰,还是创造一个更为欢迎的氛围,抑或是阐明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潜质以抵消那些关于女性能力的负面的刻板印象。

“文化转变从不容易,但是也有很多的成功案例在我们前方。”她说。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小站进行修改或删除。)

分享更多优质内容


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contactus#zhan.com,我们将及时处理。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解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