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口语如何在part1就打动考官

小站整理2017-08-28 16:23:23

3762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摘要:雅思口语第一部分一直被学生认为是最简单的一个部分。但据很多面试官反映,其实Part 1很重要,因为考官会对面试者有了初步的判断,接下去的时间只是去进一步“验证这个判断的过程”。

雅思口语第一部分一直被学生认为是最简单的一个部分。但据很多面试官反映,其实Part 1很重要,因为考官会对面试者有了初步的判断,接下去的时间只是去进一步“验证这个判断的过程”。而最初的印象对最终的裁决是相当重要的。今天Super将从三个方面,为大家讲解如何应答Part 1.

一、Part 1常出现的两大错误

1.说的太少

Q:What’s your favorite color?

A:Blue.

病症:Part 1检测的是大家的日常交际能力。如果想取得高分,那么一定要把话题展开,把考官当做你熟悉的朋友一样去聊天。这样对方才能够接收完整的信息,从而判断你的表达能力。

2.说的太多

Q:What’s your favorite color?

A:Well, when I was a child my favorite color was blue because it was the same color as the water in the swimming pool. I love swimming too much.But when I turned to 15 my favorite color became pink because···

病症:我想,考官们一定对你的过去没那么想了解吧!为什么要绕这么大一圈,然后谈到现在的情况呢?况且在你冗长的叙述中,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词汇和生动的细节,所以,还是简洁明了为好。

3.不够直接

Q: Are you working or studying?

A:Oh, I've been working for three years.

具体分析:这个回答给考官有点不符合西方人思维的感觉,因为这个是一个非直接回答的答案。在西方人的思维里,他们希望你先直接回答问题,然后再增加额外的信息点或者知识点。

所以正确的回答是:先是在工作或者学习里面选一个,给他直接的正面的回答,然后再添加额外的信息。可以说:"I'm working. In fact, I've been working for five years." 而且这个回答也可以用在Part 3 的问题里面。

2. 回答Part 1的“1、2、stop”法则

这里介绍的方法,就是严格按照以下两步骤分别完成,最后一步是“STOP TALKING”.

(1)直截了当地回答考官问题

解释:就像病症2中提到的,不要再提及“你过去喜欢的颜色是什么”、“你十年后可能会喜欢什么颜色”等等,用一句完整的陈述句告诉考官,你“现在”喜欢什么颜色!

(2)给出论据。

解释:在第一句答案后面,加上做某件事情的原因。如果你的能力足够强,不仅能很好地控制时间,还能让考官乐于听你的描述,也可以加上例子和其它的细节。

(3)STOP TALKING(停止发言)

解释:让考官对你的回答做出简单地评判(当然是在他心里默默地),然后等待他\她问下一个问题。

下面就以上的讲解举例:

Q: Let’s talk about your hometown. What kind of place is it?

A: I’m from Beijing, the biggest city in my country, so there are a lot of different places, people, and business there. It’s pretty diverse.

解析:第一句话给出了直接的答案(the biggest city)。so后面的内容是支持自身观点的细节描述。(最后一步:STOP)

Q:Would you say it’s a good place to live?

A: Actually, I don’t think it’s a very nice place to live. Maybe because it’s such a big city and every one living there is always so busy, in general the people don’t seem too happy.

解析:这是一个一般疑问句。仍然是在开头直接给出答案(“是”或“不是”,表明观点),然后用because 开头给出理由。(最后一步:STOP)

好了,按照今天介绍的程序去练习,相信大家会在Part 1的表现上有所提高!

下载雅思备考资料,冲刺高分

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contactus#zhan.com,我们将及时处理。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解答?

相关资料

免费公开课

查看更多公开课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