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T考试对考生思维要求如何体现?考G能锻炼这4种重要能力

小站整理2017-08-21 17:29:01

4500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摘要:考GMAT并非只是为了成绩,而是为了通过备考和最终考试展现出商学院专业需要的某些重要能力。那么具体有哪些能力是GMAT考试真正需要考察的呢?来看本文中GMAT考试专家的专业权威分析。

GMAC官方一直指出,该考试是测试思维的,但具体来说,这个考试对考生的思维锻炼体现在哪些方面,相关方语焉不详。我认为,GMAT对人的思维的锻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考生的素质以及其与GMAT的关系

1.它希望人们养成谨慎地做出决策和发表或者接受意见的习惯

往大里说,就是提高决策科学。这是一个让人终生受益的财富,因为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在不断地做决策,而人的人生走向,其实就是自身无数个决策的累积效果。商学院的教育,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决策水平教育,通过引入大量的科学工具,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稳定性。在GMAT考题设计中,由于对问题考虑不全面而存在的可能推理漏洞被屡屡强调,由于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对而付出的成本高昂,由于在关键的选项抉择节点使用了错误的判断标准而走上不归路,这些都是对决策意识的潜移默化。比如,看到一个叫做“医生不会告诉你的XX个事情”之类的文章,训练有素的GMAT学生会很自然地提出这些疑问:为什么医生不会告诉你?你调研了多少医生证明他们不会告诉你?这些医生是否有代表性?有什么证据证明医生不告诉你是出于非善意?这些不告诉的所谓信息本身是否值得信赖?

有了这些习惯,人将不容易盲从,被操纵,而这正是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起点。

2.它引导人们有效地进行讨论

有效的讨论,包括了对讨论范围的界定,对相关和不相关信息的区分,对一个观点提出的过程的分解,识别其中的论据和假设,熟悉基本的论证方式。比如,别人问你喜欢什么样的女生的时候,能否敏锐地觉察到对方隐含了一个未经验证的假设?讨论过程中,是否总有对涉及定义做出清晰界定的习惯?比如,GMAT从来不会出现“A比B好”此类的结论,因为不知道“好”的定义到底是什么。相关的题目只会讨论”A的成本比B低“或者 “ A计划能比B计划更节约时间”等清晰可量化的结论。训练有素的GMAT学生也从来不会提出诸如“GMAT要准备多久”之类的愚蠢问题,因为这里面有众多变量无法被清晰描述。

学会讨论,恰是对公共事件有效参与的起点。

3.它希望人们在分析问题,处理信息的过程中体现出层次感和结构感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问题都有主次之分,学会安排优先级,合理分配资源是非常重要的素质。看待问题,能区分其宏观面和微观面,也是极其核心的能力。考题中,考生往往需要通过识别冗长句子的主干,快速地判断选项的对错,并懂得诸如句子完整性的问题与一个固定搭配的对错问题不是在同一个层次上的。分析文章的过程中,考生往往需要抽离文章的结构于具体的内容,看到哪些是骨架,哪些是血肉。具备这种抽象能力的人,能够很容易在事物之间找到共性,从具体的事情中找到可推广的规律。

4.它能影响职业习惯,鼓励一些良好的工作或学习方式,提倡专业精神

比如表达的一丝不苟,因为考题经常会让考生尝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教训。比如良好的时间管理,自我管理和情绪管理,因为整个备考过程就是一个微型的项目管理,大部分没有工作经历的考生,需要从中学会自己对结果负责。而这些素质,恰是中国教育体系中没有任何一门课可以教授的。中国普遍的情绪是不安心于自己从事的工作,总想找到不需要太多沉淀马上就有回报的岗位,这就使得对自己工作进行钻研,把看似普通的事情玩出花来的极致专业追求,GMAT的备考过程,给了一个有力的信号,即专业化本身的价值,把一个事情专注做好的意义所在。在嘈杂的中国社会,各个岗位的专业化声音是非常宝贵的,也需要整个社会去意识到专业精神的重要性。

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contactus#zhan.com,我们将及时处理。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解答?

相关推荐